现在的位置:主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

为什么现在中国留学生不愿意回国(3)

来源:会员投稿 发布时间:2020-04

  4.生活水准的国内外对比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一个较为广泛的群体里,大部分人是利益导向的(也就是说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给钱多就呆在谁那里,哪里生活富裕就呆在哪里。因此,国内外生活水准的对比,就成为留学生   4.生活水准的国内外对比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一个较为广泛的群体里,大部分人是利益导向的(也就是说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谁给钱多就呆在谁那里,哪里生活富裕就呆在哪里。因此,国内外生活水准的对比,就成为留学生去留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

开心小区,欢迎转载!

  清末民初,能出国留学的人群不但学识很高,而且出身贫寒的极少。他们在国内过的生活属于中上。再加上在那个时代,中国中上层的人们生活需要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多,不需要各种家电汽车,居住条件也往往不错(祖传的大宅比比皆是),不需要像底层人民一样做又脏又苦的活。到了国外,混得好了也就是坐上比马车快不了多少的汽车,混得一般的住可怜兮兮的小房子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为了生存被迫去做产业工人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几乎没有(参考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打工时的经历)。而他们回国,往往就会被委以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出国的经历,也就给他们镀了一层金,使他们身价百倍。当然他们就愿意回国。

本文来自开心小区!

  其实建国初期,由于人民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社会上普遍弥漫的理想主义氛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其实比被战火破坏的欧洲差不了太多。以科技实力来讲,中国也不落后欧美很多,例如当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晶体管计算机、两弹一星等,其技术指标都处于国际前列。60-70年代,中国由于文革,经济凋敝,科技更是发展无门(除了航天、核武器核潜艇以外);而欧美则是黄金发展时期,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冷战对峙时被逼着高速发展的科技,都将中国远远甩到了身后。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留学生发现,哪怕是在欧美底层的人民,其享受的社会福利、社会资源和生活水准都比中国的中高阶层要好。中国在文革之后,随着70年代末中国社会对知识的重新尊重和重视,“知识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的共识。能上大学的优秀人才里面,很多是非常努力刻苦的出身贫寒的人。这些人出国了之后,反差就更是强烈。这就直接造成了80年代出国的那批留学生不愿意回国。中国人本来就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再加上当时中国必须依赖美国去抗衡苏联的军事压力,因此对留学生生活的报道也是片面地报喜不报忧,造成了社会上的错误的刻板印象,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在国内随便什么垃圾,只要出国了就能锦衣玉食。到了后来,有些留学生甚至因为父母的压力而不敢回国。 内容来自开心小区www.ggyyb.com

  5.留学生平均素质和欧美国家的政策 内容来自开心小区www.ggyyb.com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如果一个人群人数很少,那还有可能是高水平的精英团体;如果一个人群人数很多,那平均水平就一定不会很高。这个稀缺原理同样适用于留学生群体。清末民初的留学生非常少,因此几乎都是精华,目光远大壮志凌云者不乏其人。而现在每年留学生数以万计,甚至有一种说法,外地优秀人才都跑到北京了,北京本地的人只好出国了。当一个社会中许多人都可以出国的时候,整体水准必然下降。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留学垃圾”的报道,从侧面折射出随着留学门槛的降低,留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准下降。80年代出国的那一批人,留在美国的在90年代已经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例如尽人皆知的intel奔腾处理器,据以前看过的discovery的报道,其核心设计团队2/3是留美华人;而90年代出国的那一批人,到现在有如此级别贡献的还没听说过。

copyright www.ggyyb.com

精彩推荐